- 积分
- 713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9-6-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百年名校,百年树人。池州一中着力打造“居敬持志”大思政课体系,贯彻落实五育并举,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为深化历史学科实践育人功能,厚植学生家乡文化情怀,3月30日上午,校德育处、池州一中历史教研组组织师生走进工业遗产保护与非遗技艺传承的生动课堂润思祁红老茶厂,开展以“品读活态国家工业遗产,传承家乡优秀历史文化”和“体验红茶生产,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实习生全程参与体验并协助保护学生安全。
春意盎然、茶香满溢。师生们近距离触摸祁红历史,体验非遗技艺,感受家乡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探访活态遗产 触摸历史印记
百年馨香,润思祁红。润思祁红老茶厂作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祁门红茶工业遗产群,承载着百年祁红文化的厚重记忆。
始建于1951年的润思祁红老茶厂,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木结构祁门红茶厂房。在讲解员带领下,学生们穿梭于斑驳的木质联排车间,凝视着包浆温润的揉捻机,抚触带有岁月痕迹的拣茶工作台,通过300余件保存完好的制茶设备,直观感受祁红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遗的厚重底蕴。这些仍在运转的机器就像会说话的史书,让课本中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历史跃然眼前。
体验非遗技艺 传承工匠精神
在国家级非遗祁门红茶制作技艺体验区,同学们化身“制茶学徒”,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参与“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制茶工序。同学们感到,看似简单的动作,力道和节奏却需要千锤百炼,每一片茶叶都凝结着匠人数十年的坚守!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到精益求精的品格追求。
厚植家国情怀 赓续青春使命
在一杯茶的传承与创新中,同学们深深感受到工业遗产保护的现实意义。在悠远博大的茶文化中,同学们品味出池州特有的风土人文和深厚的家乡文化。果戈里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而老木仓扑面而来的祁红馨香表明,不仅是建筑,还有茶香在说话:润思祁红,薪火相传。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也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让工匠精神‘燃’在未来”,这正是新时代青少年文化自信的最好诠释。
本次研学活动通过构建“可触摸的历史课堂”,成功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劳动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池州一中历史教研组将继续深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构建“行走的课堂”,以实践为桥,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历史文化遗产的火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永续燃烧,让历史教育在知行合一中焕发出时代光彩。
转自|池州市第一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