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肠道病毒进入活跃期,相关传染病也随之高发。如何科学认识并防范这些疾病,降低危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肠道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防控要点。
01 问:什么是肠道病毒?
答: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无包膜,因其可在肠道内增殖而得名。它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全年均可发生感染,但夏秋季尤为高发(5月—7月和9月—11月)。目前,我省已进入肠道病毒流行期。
02 问:肠道病毒如何传播?
答: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即经消化道)传播,传播效率高,极少量病毒颗粒即可引发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者唾液、疱疹液或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通风不良的环境下还可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03 问:感染肠道病毒后会导致哪些疾病?
答:可引发多种肠外疾病,比较常见的有手足口病(如感染柯萨奇病毒A6型、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等)、疱疹性咽峡炎(如感染部分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呼吸道感染(如感染部分埃可病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感染肠道病毒70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还可以导致小儿麻痹症。
 04 问:感染肠道病毒一定会发病吗?
答:不一定,只有少数肠道病毒感染者会发生上述疾病,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需格外警惕。多数成年人感染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其肠道内仍可复制病毒,并随粪便持续排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可排毒数周),成为“隐形传染源”,将病毒传染给儿童等家庭成员。
 05 问:如何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答:两大措施。 一是疫苗接种:部分肠道病毒有针对性的疫苗可以预防。如接种脊灰疫苗可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EV71型灭活疫苗则专门针对EV71型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降低重症风险。 二是卫生防护:谨防“病从口入”,避免生冷饮食,勤洗手、做好物品消毒等。学校和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聚集场所应加强晨午检、环境消毒及通风等措施。
来源:安徽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