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9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2-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案例介绍】
某日客户王女士来到网点要求开通网上银行办理跨境汇款业务。大堂经理询问客户汇款用途,客户称就是汇款给国外的亲人,用于支付国外生活费用。大堂经理提示客户是否认识收款人,汇款SWIFT代码是否知晓。客户面带犹豫,翻看微信。在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大堂经理查看客户的微信,看到收款人,顿觉差异。收款人信息显示为公司,且近期也有类似客户要求汇款。大堂经理立即将可疑情况汇报给网点内控副职。在网点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客户才松口说是帮公司老板跨境汇款。因为老板的年度购汇额度用完了,于是将自己的年度购汇额度(5万美元)用于购买外汇汇款至境外。内控副职听后,告知客户个人或企业违规使用外汇、逃避监管,被外汇管理部门查处,将面临罚款,且个人征信受影响。个人购付汇需本人使用且用途需真实合规。内控副职将我行平安中行上相关案例及风险提示展示给客户看,王女士最终意识到风险,取消了办理跨境汇款的业务。
【案例分析】
跨境汇款出借外汇便利化额度将会面临法律责任风险。根据我国外汇管理规定,个人外汇额度不得出借或转让,出借行为可能构成非法外汇交易。例如,若朋友借用你的外汇额度向海外转账,一旦被发现,涉及资金较大或频繁操作,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便利化额度遵循实需自用原则。案例中王女士将自己的外汇额度借给老板兑换外汇,这种行为涉及分拆结售汇问题,外汇局可能会将其列入“关注名单”,取消其之后两年内的便利化购汇额度,情节严重的还将移交外汇检查部门立案处罚。
【风险提示】
1.资金安全风险:诈骗分子可能利用出借外汇额度进行诈骗。如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为由,诱导其将资金汇入境外“安全账户”;或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发布投资理财信息,诱导被害人兑换外汇转账到境外账户,最终骗取资金。若出借额度给此类诈骗分子,会导致资金损失。
2.影响个人征信:被外汇局列入“关注名单”后,相关记录可能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对以后的金融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房贷、车贷审批等,还可能影响个人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导致后续办理金融业务时面临更多限制和更高门槛。
3.账户冻结风险:出借外汇额度可能因资金来源或用途不明,被银行风控系统识别为可疑交易,导致账户被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