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85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9-8-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结婚时,婚宴是在陈田乡下举办的。陈田有一间新房,房间里一张结婚的照片也没有挂。好几个同学赶到乡下吃喜酒,有个同学在我和妻子面前问:“房间里怎么没有挂一张你们俩结婚照啊。”
在工作单位研究所里,是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房,二大间房作新房,房间里除了摆放几样木制家俱外,什么也没有,也没有挂结婚的照片。还是这个同学喜欢来我家玩,又惊讶问:“你老婆是照相的,结婚了,你们俩真的没拍一张结婚照嘛?”
已到街上买有商住房了,晚上去卧室睡觉,睡下前,时常望望过去给妻子照的老照片。卧室里有三张老照片:一张是妻子低眉颔笑的照片;再一张是妻子回眸一笑的照片;最后一张就是妻子低头看一本书的照片,像油画似的,我给照下的古铜色照片。 这些老照片都是一个时期的,我前面的文章说过一九九几年的时期照的,尤其最后一张照片,这是在流行怀旧时光照的一张照片。现在看来,虽是一张旧像片,但却是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它表达的意思就是:那是我们家庭最艰难的岁月,在那种市场被逼,我们无可奈何的艰难竞争中,古铜色寓意怀旧,寓意复古求变,变化求“新”。妻子拿着书参考学习,创新求真,直到今天,我都保存好这张相片与这一份回忆:九六年时,研究所只剩下三四个人,一年工资发两个月,没有经费什么研究也没有,干的是收收田租和电费的事情,勉强维持过度。我平时没什么事,就只好帮忙照顾家里,接送女儿上下学,给老婆送送中饭。也就是在这样的时候,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又面对一年工资都不能发上到手的窘境,毅然这年把贷款十多万元的彩扩设备从上海拉回石台。不知放哪里给人洗照片,自已当时还住研究所,来去到街上店里有三四里路,照相馆店面才20多平米,面积太小,不好摆下。彩扩机要三相电,街上家里两个地方都是单相电,考虑到在那里接电方便,最后只有利用街上门面前有个变压器的优势,才在店里隔断四五平米的地方,也就是过去交通旅社有间门面的地方。找当时的同学帮忙,到供电局求人打报告交申请入户,一通忙下来二个多月才有了结果。由于考虑不周,彩扩市场和能力支撑不住,经过近两年多的苦苦支撑,最后在彩扩市埸步履蹒跚中艰难求存,只能退守把全部设备拉回研究所家中。想到彩扩机中扩印药水氧化,无法保证像片颜色变色,被逼专门洗古铜色怀旧照片,最后又实在没得办法,把整个彩扩设备全部转卖出去。
原来一个热爱文学艺术写作的人,转为与妻子对摄影艺术的执着,其中经受很大的转变。凭着过去对小说人物性格刻划的把握,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喜新厌旧的特点,适时打造摄影现实主义埸景:与妻给许多年轻人留下了真实的艺术照影像,也给很多中年人抓住了美好的生活瞬间;抓住相机延时拍摄爆光的功能,创造不同埸景像片叠加的多次曝光;利用景深和镜片虚化的特效,构造年轻人朦朦胧胧照影像;等到人们崇尚传统喜欢古典主义之时,又推出基于古铜色系的怀旧风格照片;随着像片包膜烫字要求,又利用银成像技术的持点,与红汞水溴化钠盐作用写红色字体;等到数码相机刚入市场,提前电脑数字图像软件foutshop学习,等等等等。我什么都先学,先都会,照相机、闪光灯、影室灯,从修理到维护,从学习三原色理论到彩色光电成像知识,从彩色扩印到黑白放大全面学习,为家庭为妻子保驾护航,真正让摄影成为我的第二职业。三十多年摄影生涯伴随我一路走来,我也从摄影师的角度看到世界每个不同的人,每张不同的脸,从调焦过程看清晰每个不同人背后的性格,以及生活的轨迹。清楚每个上门照相的人照什么像,是艺术照,生活照,合照,寸照,照几张,多照一张少照一张。借助手中相机焦距的变化,景深的距离,看清繁花落尽世纪沧桑,看尽人生百态众生相,是喜忧参半还是满堂欢喜。
卧室里,过去的相片,幽幽的灯光,充满着成家那几年的快乐还有艰辛的记忆。每次上床前看到它们,像是徐徐拉开的银幕,在心底泛华着微澜凝聚着厚重。回首昨天,我问心无愧,尽管太多的忧伤曾经充斥着我们夫妇俩的心头,尽管太多的无奈曾经写在我们俩的脸上,但我与妻子艰辛勤奋的努力没有白流。还有更多更美的画面历历在目,我的客厅里有几大本像册,是我过去的照片和妻子过去照片的合集,是我们成家前后的照片合集,那里面有:我从初中读书到现在的个人工作相片,妻子背着相机从学徒到摄影景点专业照像,从成家女儿出生时的全家福,到全家仨人在泰国普吉岛游玩的像片,有女儿从上大学到工作,我们仨在上海世纪公园游玩的照片。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什么也不想做,靠在沙发上,闭着双眼,胸前双手抱着抱忱,双脚放在面前的茶几上,闲目养神。想念的时候,就把茶几下的几大本相册拿出来翻阅,让回忆更深刻,让回忆更觉着可以触摸,可以放下心来静静品味。品味之余,又时时感叹!哎,妻子与我几十年共同奋斗中,其实要拍照片何止这些啊。真正的拍照,是那些没有准备留下的瞬间,是那些看不见的照片才能表述出来的,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照片。生活中的许多经历,许多心路历程,绝不是这些拍照下来仔细框起来,或整齐地保存在影集中的照片能表达的。
前段时间,根据对路遥小说《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又让我看到很多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评论。我知道路遥为了执着于文学之路,到矿井中体验生活,前后六年,家里妻子女儿一点照顾不到,自己又身患重病,临死前在医院病房里签离婚协议书,最后路遥连去北京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路费也没有。《平凡的世界》写作者告诉我一个朴实无华的平凡道理,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不可惜后来迫于生活,放弃了文学爱好的选择。要么爱好文学写作,要么与妻子开店谋生,只能二选其一,我只有先解决自已的艰难生活,放弃做自已爱好的事情。认识到这以后,我觉得自已从路遥写作的《平凡的世界》小说背景前,就已经走了出来,也从迷茫和困顿中走了过来。从结婚成家以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还有与妻子的奋斗,我敢说,我自己走的路没有那么艰辛,我处理好工作和家庭事业的矛盾。我自信我为之奋斗的石台农业,是丰富的充实的,是快乐的和伟大的。现在,我自豪的可以说,我的过去是平凡而又崇高,是艰难而又幸运,是纷繁多彩而又单纯独特。像贾平凹所说,年过五十的人,是可以吹点过去历史的牛的,所以自信回忆过往写点散文。正如高尔基说的:“一个人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现在每每想起以往的经历,没有虚度,就想写作过去的艰难经历和困境生活,但由于写作幅度大,所以只重点写小时候乡愁文字,顺带写点现在存在感受。
看到面前的妻子照片,想到妻子从陈田与我结婚开始,全家风雨同舟,我与妻子三十多年患难与共,同甘共苦。这一年从结婚一直到过年,妻子都在陈田生活,妻子新年给我们全家照了全家福,像片中有奶奶健在,这是我们陈田全家第一次合影照片,是比卧室里妻子的三张照片更年久的照片。现在女儿成家了,我们又有了新的大家庭,五一之前有个星期和之前上上个星期,我们带着外孙,一边到野外玩,一边摘野菜回来腌制,家里装了几大瓶腌菜(妻子知道我从小到老喜欢吃),有马上送人的,有准备带上海去的,有留着给我的。今天有人与你共赏夕阳西下,今天有人问你衣单身冷,今天有人问你饭菜(粥)可温,今天有人笑你清晨九点迟起,今天有人拽你外出拉野菜,今天有人邀你上抖音抖一抖,这是相濡以沫的过往,白头偕老的往后。这是许多没有拍的照片给我的感觉,而妻子与我在陈田结婚未拍一张照片和唯一全家福照片,是我重回青年时代,重温陈田结婚时光,回想年轻时候乡愁的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