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案例背景]
随着海外留学的普及,跨境支付成为留学生生活中的日常需求,然而,这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日,就发生了一起留学生险些因跨境支付被骗取巨额学费的案件。在英国留学的小王,每学期都为缴纳学费的事情发愁,因为通过银行正规渠道换汇,手续费较高,汇率也不太划算。在一次与同学的聊天中,小王得知可以通过一些“私人渠道”换汇,不仅汇率更优惠,手续费也很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王加入了一个留学生换汇群。
在群里,小王看到一个昵称为“汇率通”的人频繁发布换汇广告,声称自己有特殊渠道,能够提供比银行更优的汇率,并且可以快速到账。经过一番私聊沟通,“汇率通”给小王发送了一份看似正规的换汇合同和身份证明,还承诺先帮小王将英镑兑换成人民币,等小王确认收到人民币后再支付英镑,这让小王逐渐放下了戒心。
缴纳学费的日期临近,小王决定冒险尝试一次。他按照“汇率通”的要求,将30万人民币的学费转账到对方指定的国内账户。因账户限额导致无法转账,故前来银行提额。大堂经理在听完小王的讲述后,立刻判断这是以“换汇捷径”的由头的诈骗行为。在向小王耐心讲解私人渠道换汇的风险的同时,将类似的诈骗案例进行宣讲。最终,小王放弃该渠道汇款。
[案例分析] 此次事件给小王和广大留学生敲响了警钟。在进行跨境支付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合法的渠道,如银行、正规支付机构等,切勿贪图一时的汇率优惠或手续费便宜而选择私下换汇。私下换汇不仅存在资金安全风险,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如果不幸遭遇诈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银行采取止付、冻结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风险提示] 1. 在进行跨境支付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合法的渠道,如银行、正规支付机构。 2. 留学生在国外生活要保持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承诺,避免陷入各种诈骗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