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870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1-1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九月开学季乡村回忆︱八十年代小学入学的必修课 又是一年九月一号开学季,现在的孩子昨天就提前开学了,昨天上班路上看见开学的孩子和接送的家长以及校门口迎接新生的老师,不禁再次想起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开学的情景来。
我是1983年9月1号开始入学读一年级。那个时候农村里是有“双抢”的,“双抢”基本上在8月初的立秋前后结束,经过苦累的劳动,农村的父老乡亲们体力需要休整,农业生产也进入锄草即“耘田”时期,休息的时间多一点。于是也在乘凉的时候为家里即将入学的孩子准备开学事宜。
缝制“满裆”裤和教穿“满裆”裤 我们小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穿开裆裤的,那个时候小学一年级是虚岁八岁入学的,大部分是七周岁的,一些下半年出生的六周岁大一点,穿开裆裤的大有人在。但是开始上学了,就不能再穿开裆裤了。于是就要在开学前为小孩子缝制正常的裤子。过去管小孩子从穿开裆裤转到正常的裤子叫穿“满裆”裤。家庭条件好的请裁缝师傅上门做,更多的家庭是妈妈自己把家里的大人的旧裤子改作而成。
除了缝制“满裆”裤之外,还要教小孩子穿这个裤子,毕竟此前穿开裆裤大小便很方便,穿了“满裆”裤之后,如果反应不及时就要尿裤裆了。先教怎么快速穿脱,还要教我们有了便意如果是上课时间要及时举手报告老师,不能胆怯或憋着,那样就容易尿裤子。我们那一年就有个同学不敢说,尿裤子了,好尴尬。
准备书包 家庭条件好的买一个新的书包,基本上就是那种军绿色帆布包,有红色五角星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也有请裁缝师傅做“满裆”裤时,用边角料拼做个书包。更多的是用哥哥姐姐们换下来的书包或旧衣服改做的书包。
教孩子家庭成员信息 过去上小学都在本村庄初小或村部的小学里。(初小即初级小学,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叫法,相对于高级小学而言的,只有一、二年级,后来正式名称叫某某小学某某教学点)老师对个各个庭情况都比较熟悉,入学报名不需要带户籍资料。很多家长也不送孩子上学,都是哥哥姐姐带去。
老师就会问小朋友:
你几岁了啊?属什么的(属相生肖)啊?
是谁家的啊(父亲的名字)?做什么的(职业都是农民,主要是问是不是某种匠人)?
你妈妈叫什么名字啊?
家里里有几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啊?叫什么名字啊?
你是哪里的(生产队即小队的名字)啊?
师生互答,老师边问边在制式的表格里填写,一份学籍的初始资料就有了。
上面这些都是需要家长在开学在家里教好,并且多次演练的。有些时候为了演练的得贴近现实,找家庭成员之外的邻居亲友来问,对答如流家长才放心。现在我出生的村庄都还有问一些小朋友你几岁了、你是谁家的习惯。
学数数 过去小孩子上一年级,老师除了问个人和家庭成员信息,一般还会叫小孩子数数,一般是从1数到100。这个也是家长在入学前教的。我家人多,他们轮流教,轮流问,随时随地,有时候问得猝不及防。大姐为了叫我数数,做了100根小竹棍;父亲是个老出纳,先拨算盘珠子教我数,后来随便拨几下问我个数;母亲就让我数筷子碗、和打米数杯数;哥哥考我他的功课和课本门数……
包书皮 现在孩子领了新课本之后去文具店买漂亮的书皮把新课本套上,我们当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都是自备材料包书皮,正月下旬的开学包书皮用的是过年贴年画时换下来的旧年画,那已经是最好的材料了,9月1号开学,如果过年时留留得够(有的家庭穷,年画都有限),就没有材料包书皮,于是到处找水泥纸或旧报纸。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天翻地覆,现在孩子们学习的条件已经好了无数倍,码这些字时,窗外有几个小孩子无惧烈日炎炎,踏着踏板车在追逐嬉戏,可爱万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