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1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2-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案例回顾
某日,一位老年女性客户张阿姨前来咨询存款业务,我支行理财经理热情接待张阿姨,为张阿姨介绍我行的存款产品和理财产品。张阿姨听后连连摆手,称自己只想要稳定的银行存款,在聊天的过程中,理财经理得知张阿姨前期险些遭遇了电信诈骗。不久前,某机构工作人员上门向张阿姨推荐一款“年化收益15%且保本”的产品,称现在银行利息太低,他们这个产品是和“大公司”合作的项目,特别安全,不仅保本,每年还有15%的利息。并拿出“保本高息”理财宣传单,张阿姨看到后十分心动,准备投入5万元养老钱。随后,张阿姨叫上了自己的女儿,陪同自己去银行取钱。张阿姨的女儿很是纳闷,询问张阿姨取款用途,张阿姨告知其女儿有一款“保本高息”的产品,听到这里,张阿姨的女儿告诉张阿姨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15%明显不符合市场规律,这才阻止了张阿姨险些被骗。
案例分析
这类“保本高息”理财骗局,是利用部分群众,尤其是中老年群体金融知识匮乏、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同时又有追求资产增值、为养老等做准备的心理。骗子通过上门推销、发放精美宣传单页等方式,进行“保本”“高收益”的虚假宣传。当投资者被高额回报诱惑,投入资金后,骗子或在短期内给予少量“收益”以骗取信任,让投资者追加投入;或在达到一定诈骗规模后,直接卷款潜逃,使投资者血本无归,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风险提示
1.对各类“保本高息”“零风险高收益”的理财宣传保持高度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存在无风险的高收益投资。
2.选择理财投资时,务必核实机构是否具备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正规资质,可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等官方渠道查询。
3.不要轻易向陌生机构或个人泄露个人身份、银行卡、存款等敏感信息,更不要在未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4.涉及大额资金的理财决策,要与家人充分沟通商量,也可咨询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避免因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