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1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2-2-2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有不法分子针对老年群体金融知识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弱等特点,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承诺高额福利消费卡、货币分红等为幌子,引诱老年人投资“养老公寓”项目,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以爱之名的背后,实则是层层金融陷阱。
二、案例介绍
66岁的张阿姨独居多年,一直担心晚年居住问题。某天,她在社区活动中被一家养老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对方推销一款“高端养老公寓投资项目”。工作人员告诉张阿姨,只需一次性缴纳20万元“会员费”,不仅未来可优先入住市中心的豪华养老公寓,享受24小时护理、医疗配套等服务,每年还能获得8%的“投资收益”,若介绍亲友加入,还能额外拿到5%的“推荐奖励”。为打消顾虑,工作人员带张阿姨参观了装修精美的样板间,展示了虚假的“政府合作文件”,并承诺3年后若不想入住,可全额退还会员费并拿到所有收益。张阿姨心动不已,拿出多年积蓄缴纳了费用。可半年后,她发现养老公寓迟迟未动工,联系工作人员时对方却不断推诿,后来甚至无法联系。此时张阿姨才意识到被骗,不仅养老心愿落空,多年积蓄也难以追回。
三、常见诈骗手法
不法分子以投资、加盟、入股养身养老基地、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长期出租养老床位、“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项目等名义,以承诺高额受益、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为幌子非法吸收资金。
四、风险提示
1. 高额回报无法兑现:机构或企业承诺的高额利息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利息仅为欺诈噱头,一旦资金链断裂,高额利息无法兑付,本金也难以追回。
2. 资金安全无法保障:机构或企业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承诺还本付息,以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老年人钱财。大量来自社会公众的资金难以得到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3. 谨慎处置养老钱:广大老年群体投资“养老项目”和购买“养老产品”时要多思多虑,多与子女商量,不要轻信所谓“高额返利”“高价回购”等宣传,自觉抵制高利诱惑,避免独自决策导致财产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