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27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06-8-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游离乡村已经快十年了,多少次在梦里都回到家乡,回到了梦牵魂绕的家乡,但为了生活和时间的变迁,往日的一切也只能埋藏心里,成为永久的回忆了…… <br> <br> 我家住的村庄很大,上百户人家坐落在大坝的西侧,有一座小桥从大坝中间穿过。这是与外界相通唯一的一条小道一直伸向远方。经过小桥沿着小道走,你会看到三三两两的老杏树,在村头屹立着,每年的春季,那粉色花香总是飘向村子,可谓是清水绕杏树,岸上花朵,水中花影,各显芳姿,水旁杏花是多么的美丽!<br><br> 穿过老杏树有几间用泥砖糊的小房子,这是村里的牛棚。牛在村里人心里,是深受爱戴和称赞的。把牛集中一起系在牛棚里,给牛以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免去了日晒雨淋。 春天,村里有人专门采鲜草去喂牛,让牛在开始一年的辛苦之前,再长长膘。夏天,彻夜有人在牛的身上洒水。秋天,牛忙完了一年的劳动,就有人为牛清洗身上的泥渍,为牛梳理皮毛。冬天,人们同样不会忘记牛,在寒冬时季,大雪纷飞的日子,会有人在牛棚里煮稻谷来喂牛。 <br><br> 我从六岁就开始放牛,由于年龄太小,不能单独去放,由小姑带着我。当时家里有三头牛,两头大牛一头小牛。小姑放一头大牛和一头小牛,我放一头大牛。放牛每年春夏秋三季,冬天由于天冷,外面没有牛吃的青草只有喂稻草。每天放牛通常是两个时间段:早上三点到六点,下午四点半到七点。每天早上小姑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极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来,家人给我穿好衣服,连眼睛都睁不开。这时,小姑把牛绳塞到我的手里。我稀里糊涂地爬上牛背,跟着小姑后边。小姑牵着前面的牛,后边的牛会自觉地跟着走,所以我用不着管它。常常是爬上牛背就开始睡觉,卧在牛背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直到太阳出来把我晒醒。遇到有露水的时候,一觉醒来自己的背全给露水湿透了。这时牛也吃饱了,我们也该赶着牛回家了。到上学的时候,回到家里赶紧洗脸吃饭,吃完饭还要去上学。下午四点放学,四点半以前必须赶回家,放下书包就去放牛。这时,干了一天农活的牛也饿了,用牛的人也累了。我们把他们换回来休息一会,大人还要继续干活。一般让牛吃饱,也要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到家里吃晚饭。<br><br> 放牛也有放牛的乐趣。清晨,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徐徐升起,霞光万丈,不禁使人心旷神怡。给人们以启示:新的一天开始了,朝气蓬勃地迎接新的生活。晚上,遥望着西边的落日,沐浴着金光灿烂的晚霞,享受着落日给人们带来的欢欣,伴随你期待着美好的明天。<br><br> 经常会有一起的放牛娃,还经常对唱一些放牛歌。尽管有些歌词并不尽人意,而且连自己也弄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情感交流,一种生活的音符衬托了当时放牛娃的愉悦心情。<br><br> 我喜欢记忆中的老家,和现在每天面对现实的生活,最能带给我快乐的时日,还是在我做牛僮的日子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