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俺上人网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是去年五月底的一天无意中看到人网的内容,便被人文版的有些贴子所吸引。在6月初注册进了人网,试着给他人的贴子回复感受,与网友们开始了互动交流。
大约几天后,俺随手踏了个《今年的端午节我已经过过了》的生活贴子贴在人文版,还好,初次发贴没被人拍砖,还有网友给予了鼓励支持。
后感觉自己不能老当看客,也应该提供点东西与网友们交流分享。想想便选择了10年前的那趟《出国游》记,觉得还有点新鲜东西会给人带来喜欢的。
于是便翻出当时的旅游日记看了起来。日记的内容虽记了整个游的过程,却显得干巴巴、流水帐式,句子的内容记的也只有自己还要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才懂个什么意思。照这日记贴出来,粗线条的,没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恐怕去过的人不看,没去过的人不知所以然更不会看的。
俺开始沉下来,一边认真地看日记,努力地回忆着10年前的旅游场景,一边开始琢磨怎么把它修改成网友喜欢的内容贴子!
经过反复斟酌修改,又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结合本地在建的旅游城市,我又认真地看了一本泰国游参考书,把有趣的,自己并未游过的内容整理成附记贴出来,想让有心人作个参考。实际上,一直大修改到第三次,俺才完全融入到10年前当时的游玩情景中。
待基本定稿后,到了打字成贴阶段。俺不会打字,原来觉得颈椎、头晕、眼神都不好,不想学。平时上网也只是看股票、打升级、看新闻。这下要求人打字了。只好又将“草上飞”的稿子再滕到大本子上,好让家人辨认。当时他们的工作都很忙,孩子的工作加班是常态。为了支持,壳法子,经常打字到半夜。一次休息日为了能陪4岁的孩子出去玩,竟然把俺的大稿本子带到了永辉超市,让孩子在游乐园玩,她在那用手机打字。当发现她把大稿本子带出门后,俺真的很生气。
孩子已经尽力地支持到第六集了。俺自认为重抄一遍好认一点的字,及调整的段落却被错的一塌糊涂。只好用自己的老本拼音法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一段一段地调整,每集最少要改三分之一。俺又不知道什么剪切、复制、粘贴,有几次都是搞了半天,却没了。真是“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老公么,认我的字比孩子好些,打字却不大照,一张五根笔画表揣在兜里好几年了,还动不动就拿出来看。加上他当时也忙,一个礼拜的晚上帮我打了一页纸不到(他说一打字就要睡觉)。
就这种状况,壳法子,还不如自己打了。想想看到网上有手写的输入法广告,便不顾家人的反对,立即找人花80元给安了一个手写版工具。刚开始自己觉得得心应手,又不用低头,好爽哦!可渐渐地发现有好多字就是写不出来,只好又和拼音法合起来用,鼓捣来鼓捣去的,觉得还没光打拼音快,就单用拼音打了。打了好几天,才发现还有词组,高兴坏了,觉得这下快多了,能够解决打字任务了。当时正值酷暑,电脑房里没空调,俺在电脑上憋着气搞一、二个小时,又冲到空调间里透气改稿。时间搞长了又怕把自己头晕病搞犯了,有一点点要发晕的感觉,就赶忙放下休息。。。。
俺就用这“一个手指头,一键一点头”的虔诚弱智法完成了《初出国门·异域风情》共18集五、六万字的游记,并在人文版贴了出来。给当时的人网带来了一点新鲜的东西。得到了网友、版主的喜爱、鼓励和支持!
我这人已宅在家好几年了,一次在人网上看到网友发的说晚上池城的许多人都到莲花台纳凉的贴子,也觉得应该出门到外走走看看了。在一个凉点的休息天,我跑到莲花台去发呆,竟然发现这地方没有公共厕所,非常不可思议,回家便写了个《这个应该有!这个还真没有。。。》的贴子,感觉没有照片缺乏说服力,便拿着家人能拍照的手机又跑到莲花台补拍了两张图片。第一次拍图片,又有点紧张,手机屏上根本看不清哪里对哪里,只好对着那个方向瞎拍,回家与文配在一起,嘿嘿,效果还不错。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拍图片是去年的国庆节当天。我骑了个自行车环绕齐山湿地公园锻炼游玩,看到万罗山桥那儿的风景很美,很震撼,便用自己刚花几百元换的能照相的新手机,大致望谱子的拍了起来,因为手机屏在阳光下是白茫茫一片。回家倒腾到电脑上一看,咦,还不错,就是靠东面阴影下的景照的全是黑的。俺又在当天下午两点多钟赶过去,重拍了东面的景点,随后便发了个《池州四景交汇之地的美》的贴子。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许多人都下载了。这对我这个笨里笨瓜的人来讲算是个最好的鼓励了!(要知道俺只晓得瞎拍,前两、三个月连接打电话都不会。)
看到池州城近几年的巨大变化,俺是既兴奋又激动! 俺就“一个手机一双脚,一览池城众山小”,将所见所闻与真情实感揉在一起,用文字加图片的方式在贴子里反映出来,成了网友们喜欢的纪实性风格贴。
如《平天湖》、《清溪河》、《齐山雪景》、《万罗山》、《杏花村》、《百荷公园》、《漫步在池城的花丛中》、《湿地公园》等系列风光贴!
还有《大型体育赛事现场》、《寻找清溪河污染真相》、《在建中的望华楼、金地藏寺》等等一系列当地见闻和百姓的生活状况的贴子。虽说贴子图片质量不高,但确是实情实景的真实性记录。
在人网这个平台发贴交流,就会遇到观点不同的人。人网本来就是一个小社会,对一件事物的看法人各有异。有宽容心的呢,就容忍了你的观点,没的或直肠子的、或吃错药的就要辩论、反驳或攻击了,语言不含蓄的就被人称作是拍砖了。俺算是幸运的了,贴子不少,针对的又是本地的所见所闻,虽是诚心善良的,也难免不触及到个别人的名利。还算是这些人和观点相左的网友手下留情,没跟俺多大计较了。 对于个别在半夜里讥讽俺是吃软饭的,俺也就一笑了之了。。。。
既然在人网发贴,就要靠网站的技术支持了。池州人网的网站大多数时候还是给力的。可今年上半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却让我领教了不给力的苦头。
大约在年初的2、3、月份开始就遇到不能正常发图片的问题。在发图片时出现有的图片只露出上面一小截,因贴子的图片不算多的,俺就跟在后面反复重贴,直到完全贴上。 可到后来我发《千年古镇·殷家汇的老街现状》系列贴子和《探访江村》等游记贴子时,巨量的图片又遇到这样的问题,竟然有一半的图片都只能显出一小截来,你要重贴好多次,才能偶尔贴全一张图片,甚至有好多没贴全的图片你得在后面的好几天里忙着重贴。 要知道这贴子本身的图片就有一、二百张,遇到这种反复多次的贴图片,一个贴子我就要反复贴图几百张。没人管,没人问的,就像俺是在那多此一举自找罪受式的。
在这过程中,我多次想到放弃,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坚持?可是已发出的贴子里图片许多是半阴半阳的算怎么回事呢?既对不起网友,也不是俺做事的风格啊!真是进不得,退不得。只好无奈地坚持着反复贴,直至全贴上为止。(我也怕是自己的电脑问题,试着在别的大网站发贴却是正常的)
这种发图片的经历,使我对人网网站的不给力相当的灰心,也很怕了。以致后来我连在铁人三项赛上抢拍到的本地铁人陈卫权夺得单项冠军的图片都懒得发了,贴在别的网友的贴子里算了。 一气之下,转而进入了合肥论坛。还算招人待见,得到他们好几个的版主支持和鼓励,大约个把月时间,就把俺培养成了个“元老”级别。虽这“职称”半毛钱都没有。。。
回头看池州网站,发现图片能正常发上去了。却不知又加了个发贴时间30分钟限制,又不先提示。我又像以往一样在网上边写边发,呆呆的搞了好几回白忙活,后来才知道是受时间限制,超时没发完的贴子作废了!
最近国庆节期间发的《我的西北行》游记贴子,图片大小与以前是一样的,却在发贴时突然说大了,要一缩再缩,搞得措手不及。要知道我已按原来的尺寸要求准备好的许多图片,突然要再缩小,又不知道要缩到多少才行,还有个60分钟时间限制。俺没法子,又不想发个半半拉拉的贴子让人失望。只好赶紧请求小编们先关闭了这个贴子。
有时我也在想啊,这人网也能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耶!还能提高人的技能的,发贴的时限越来越短,图片越来越小,想不“精华”都难!
俺是个随性的人,这些都是我进人网后的真实感受!累并快乐着!受罪也收获着! 今在人网纪念8周年之际,我要感谢人网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交流平台!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也感谢人网早期的筒子们的那些精华贴子给我的营养。建议网友们有时间可以看看《秋浦户外》、《人文》、《池州民声》、《七嘴八舌》等那些早期的凝聚着筒子们心血的值得一读的精华贴。
更要感谢网友们对我的抬爱!你们的每一个回贴我都很感激!我知道自己笨手笨脑还加电脑盲的水平,唯有一份诚挚的爱意奉献给大家!
我喜欢、呵护人网里善良有爱的家乡人的氛围! 也继续“走他人的路,让自己说去吧”。。。。
一丝莲香 2013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