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楼主: 翠微西湖

乡村俗语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普照前程 发表于 2016-7-21 21:28
深山洼里读书,不如街头听讲。
三代不念书,好比一栏猪。
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

指要靠自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丈夫有,隔双手。指要靠自己,要自力更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补充:
     只听楼梯响,不见鬼下楼;和“光打雷不下雨”一个意思;
    三个女人一房,三个鸭子一塘。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那个“打花棍”的童谣可有人知道?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2 18:4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命里只有八格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英 发表于 2016-7-22 18:49
命里只有八格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谢谢补充,这句话经常说,这次倒忘记写上了,还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话: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再补一句,拿钱不多,管事不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慧英 发表于 2016-7-22 18:49
命里只有八格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谢谢补充啊,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这次倒忘记写上了。再续几句:
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3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再来添几句:
亲戚三年去一趟不为少,田地一天去三趟不为多。
手拿镰刀去割麦,半路遇见拜年客。
桐子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脚只跺。
力气无财,去了又来。
长嘴的要吃,生根的要肥。
有智吃智,有力吃力。无智无力,靠墙靠璧。
三伏天不晒背,三九天来后悔。
人敬贡我一尺,我敬贡人一丈。
垫子睡成筋吊筋,还没有摸到丈夫心。
话讲三遍烂屎臭。
东边吃羊肉,西边吃狗肉。(指挑拨离间)
当面骂的是脸,背后骂的是屁股。
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
烟不饱肚,屁不肥田。
瞎子见钱眼也开。
放屁当铳响,硝磺不值钱。(讽刺讲大话的)
人捧有的,狗咬丑的。
屎是狗吃的,羊吃粘胡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普照前程 发表于 2016-7-23 08:06
我再来添几句:
亲戚三年去一趟不为少,田地一天去三趟不为多。
手拿镰刀去割麦,半路遇见拜年客。

兄台好记性啊,也想起一句来:冤仇结父子,恩爱接夫妻;日头上墙,孩子想娘。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
   丑妻家中宝,出外无烦恼;
   四两不为少。千金不算多;
   活着不孝,死了带号;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认了;
  女死拦门石(指旧时子女子死后大都,子女大都不与舅舅家亲戚来往)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3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分享与点赞,特别感谢“霞光普照前程”的精彩接续,让这个不起眼的话题能发展到50楼,希望后续更精彩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3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几句吧!
吃喝不分家,买卖论分毫。
亲兄弟,明算账。
上滩头淹死人,下滩头人洗澡。
鱼在水里,人在灰里。
衣有三件不破,饭有三餐不饿。
一夜不眠,十夜补不全。
进门看头脸,出门看天。
在家不答人,出外人布答。
斟酒不醉,讨花不香。
有钱的吃药,无钱的泡脚。
一蛮三分理,会吃囫囵吞。
桌子是方的,理是园的。
料到五山过,才砍六山柴。
磨刀不误砍柴工。
烧锅丫头望过年,放牛小鬼望插田。(肚子饿想吃)
穷人气大,富人屁大。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霞光普照前程 发表于 2016-7-23 21:04
再续几句吧!
吃喝不分家,买卖论分毫。
亲兄弟,明算账。

出门人不答。
桌子是圆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4 08:32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4 10:26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烦你就3年不破,缝缝又3年。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都很好,民谚、民歌、民间的俗语、俚语、歇后语等等是在它说存在的那个年代里有着旺盛生命力的语言。但不可否认,它只属于那个年代。我们纪念它、记录它、总结它,正是使我们的语言能够保持承续性。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以致不久前还是活生生的语言很快就有些陌生了。悲耶?喜耶?要是我们的语言保持着特有的韵味、特有的方音、特有的感染力,就需要我们大众时时记起、时时应用,使之不致湮灭、不致成为书斋里的化石。
说点我的意见:(1)“虹“,古音里有读为”岗”(gang.第四声)的。现在我们的方言里有“把身上抽的一道道虹子”。这里的“虹“,就念“gang”.
(2)“涝”应当是“ 淖“。这个字做“稀糊状“解释,我看到的最早的是《淮南鸿烈解》。
(3)“穷不读书,富磨学匠”,似乎应该是“富莫学匠”。可能是输入时快了。
(4)“垃过来,耸过去”。似乎应该是“拉过来,送过去”。“送”,只是从语音上猜的。意义上是不准确、甚至是不对的。“送“,的意思不是客气的送走,而是“推“。有些勉强、拒绝、不好意思的含义在里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溪下桐辛 发表于 2016-7-24 11:40
说的都很好,民谚、民歌、民间的俗语、俚语、歇后语等等是在它说存在的那个年代里有着旺盛生命力的语言。但 ...

有几处错误“说”,是“所”;“要是”,当为“要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16-7-24 15:44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种像种,养个冬瓜像水桶。           吃了年饭,望着田畈。         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   过了八月中,只有吃饭梳头的工。   力气无材,去了又来。      晚娘打儿子,一顿就一顿。    癞痢害鸟,一头都不投。      水里的不急岸上的急。       小时不管,长大造反。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灯望着我,我望着灯,越望越伤心。        不怕初一落,就怕初二阴。    日头揽中现,三天不见面。    春雾一朝晴,夏雾水淋淋,秋雾风,冬雾血。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春打五九末,稻米涨破壳,春打六九头,……(想不起来了,小时候听我的外婆经常说这些,她老人家已经去世了,当年要是把她嘴里说出的那成箩筐的俗语、民谣、谜语用录音的方式记载下来现在该是多宝贵的珍藏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溪下桐辛 发表于 2016-7-24 11:43
有几处错误“说”,是“所”;“要是”,当为“要使”。

很多时候我们是根据幼时听到的口音记录,只能是音近,要音和字都准确,需要专业的语言知识。谢谢指教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逐梦 发表于 2016-7-24 15:44
养种像种,养个冬瓜像水桶。           吃了年饭,望着田畈。         人到立夏边,走路要人牵。   过了八 ...

是啊,上小学前,我天天跟在妈妈后面,会很多谜语,那时村庄里很多人见到我,逗我玩就叫我打谜语给他们猜,猜谜语我们的土音称之为da  mei  zi.我还记得少许,下次专门发一个谜语的帖子,欢迎跟帖补充。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6 0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