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2944|回复: 0

季节里的怀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1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从教学区回来,已经过了夜里10点,第三次回到宿舍的时间如标题所示,10点半的时候和朋友说晚安,请原谅你们的梦里为什么总是迟来的我!  夜色分外明朗,橙色的日光里,茶影晃悠着晃悠着荡漾在杯底。滴落在表盘上的指针,能不能慢点走,序目才刚刚升起,有人说节奏的排演先前说好了的是舒缓。遥远的思绪,盘旋在低空中,附着在扬尘的指缝里,而我知道,他们停留的时间从来不会超过7秒,那么在这之前,我虔诚的希望,这过程中能有100种之一的幸福降临,毕竟年华有限,而风月却独无边。生命太短暂,人生又太漫长,不咸不淡的日子,算了算占了青春年少的半壁江山,所以假如是你有幸能独享这7秒,可不可以替我倍加珍惜!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情感的线索不明不白,在无助的夜里忽明忽暗,2年前,华仔说的大凡物,我一直不懂,或者是因为我不喜欢标签这种旗帜鲜明的定义,就如同我告诫我的学生一样,切不可信奉一切标准答案,那些标准或者答案,其实是阻碍你们走向辉煌的绊脚石,所以尽管天马行空的走吧!前辈说我心思诡异,做法不同寻常,言语之间的责备跃然纸上,如此多次,于我而言,还是虚心接受,也暗地里准备了一些回复之词,然遇及类似的场合,通常是败下阵来,欲辩已忘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想能不能给这个偏贬义的短语赋予一些褒义呢?好用于我本身。本性使然,口头的说辞,从来不被内心所接受,外界的影响力,每每不及那种自我由衷的完善,好在对于这些引导的声音,我还是接受的!
虎子是我的好朋友,认识他是一件值得暗自庆幸的事情,羡慕他,岁月的凿痕不偏不倚正好避开了他的章节,距离上一次离开教室一起去食堂打饭的场景已经过去快6年了,而他还是那个样子,是那种背上书包就能轻松混进任何一间教室,稚气未改,内心澄透,没有一丝污染。我们在最脆软的日子里互相分享悲伤,也在自在如风的年纪里追寻快乐。而我一贯的形象对于他来说,是苍老的,很早之前他曾描述过我像老人一样在门口目送他的一次离开,而我那时候正好刚出院不久。
毕业之后,工作的日程一旦就绪,相聚的日子就变得格外珍惜,古人那种一生一会的伤痛感也就愈加明显,想来也是一件及其悲伤的事情,而那些轻舞飞扬的时光,一点一滴全都在漆黑的冲印室里被收藏了。久远的时光,是不是早在之前分别的时刻就已经变轨了呢!而当下的生活,又时常被记忆所冲击,晓丽说恋旧的孩子是善良的,柳湾学姐说善良的孩子都会有好结局!那些说过的话,那些未完成的事,有些,一路向北,被西伯利亚的寒流冰冻成灰;有些,凝结成血滴,附长在心旁,长久的陪伴孤独的孩子!
最近开心的事情是王主任送给我一支粗写钢笔,握在手里除了钢笔本身的厚重感之外,我能清楚的感觉到久违的熟悉感。我想生活的法则一定是在暗地里和我们较量,他让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做规定的事情!第一次握笔是在上学之前,偷拿姐姐的蜡笔,畅快的在干瘪的墙壁上涂鸦,结果讨来了无休止的责骂。后来蜡笔被姐姐秘密的藏在了一个秘密的地方,我至今也没有找到。第一次手握铅笔是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上,小小的拳头,夹着老长老长的铅笔,是那样的不协调。准确的说, uiu.jpg 开始使用钢笔的时间应该是在小学三年级,因为当时有老师要求我们书写要用钢笔,到后来就开始明令禁止使用铅笔写字了。初中之后那种塑料管装笔芯的笔风靡开来,钢笔的使用就格外的少了,并且这种改变一直延续到现在,所以当王主任送我这支钢笔的时候,我在想,我是否又到了人生的另一个站台。
泛黄的旧课本,褪了色的笔记,杨春志老师说哲学是一种能让人聪明、智慧并且快乐的学科,而我只对其中的矛盾部分兴趣颇浓!内心不快乐的根源,思忖片刻,也许和这种哲理的普遍性相关了吧!朱波也说过,当下很多人的不快乐,是因为过去太美好,现在太糟糕,而未来又总是渺茫。告诫自己不可陷在回忆的泥潭里,然而大多数快乐的日子又只在过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悼亡诗情真意切,问及各种缘由,学生们一知半解。忧伤也罢,快乐也罢,都不能感同身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指纹和指纹之间的区别,没有一模一样的指纹,没有一模一样对待情感的体验,相似的程度越大,形同的概率就越低了。想当年老先生在讲解《窦娥冤》的时候,只是说了一句“窦娥冤啦,窦娥真是冤啦!”就涕泪不止,台下的学生又如何能体会到呢!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如是而已吧!学生时代很喜欢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其中对于人生的三个境界撷取了三句诗分别做了描述。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读来倒让我想起了宋代大诗人蒋捷虞美人.听雨中的句子: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虽然诗人的处境不尽相同,诗歌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但是这其中总有一些地方具有相通之处,让读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吧!
若是从实习开始算起,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近2年时间了,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也是必定要走的程序,好在现在是彻底的爱上了这份工作,要知道让一个爱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应该比爱上一个于自己而言并不喜欢的人还要难!若是能够长久的拿对待恋人的态度对待工作,想想都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2-23 16: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