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早前网络上流传一个很火的视频,大概讲的是遭遇暴雨后,某城市的一外卖小哥因送餐时间晚了一点,被订餐的人骂的狗血淋头,外卖小哥最后落寞离开的背影不禁让围观者心头一酸。外卖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日晒雨淋,越是恶劣的天气就越忙碌,正常人的饭点正是他们订单最多的时间段。
(视频来源网络)
池州的外卖行业似乎近几年才兴起,最先是跑腿公司或者商家自带送餐服务,后来美团、糯米、饿了么等外卖行业“三巨头”相继入驻池州,池州人平时吃饭便渐渐离不开外卖了。目前订外卖的人群中大部分是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在校学生,以年轻群体为主。
一份外卖从订单产生到餐品送达,中间的环节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期的图说城事,小编带你近距离了解一下外卖行业。
以饿了么为例,外卖小哥上岗后将手机里“上岗”的程序开启,后台就可以实时监测每位外卖配送人员的接单情况和定位。外卖订单产生后,后台的客服人员会综合“配送顺路”原则和“就近取餐”原则将订单分配给在岗的配送人员,以便达到最高的配送效率。 手机显示“接单中”
这些外卖配送人员我们称之为“骑手”,而这辆摩托车就是骑手上岗的硬性条件之一,需要自备,同时公司会给每位骑手分发头盔、工作服、工作证、保温箱。天气渐渐炎热,夜宵开始上市,外卖配送时间也从早上9点延长至次日凌晨2点。
张志,今年29岁,是饿了么外卖团队的一位年轻骑手。对于送外卖,张志有很多心得体会,从接受订单到餐品送达,每一步流程都不容忽视。如今张志已经很熟悉这套流程,工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他的脑子里就像是装了张“池州城区地图”,大部分送餐点都能在脑中搜索到。但工作中张志也遇到过一些连地图上都没有、比较难找的角落,着实令人头疼。比如小编跟拍的过程中,张志接的一单送餐点是某小区的某家旅馆,跟进小区小编也晕了,一眼望去,小区里有很多小旅馆,招牌都不大,找寻起来很费时间,这个时候就要联合路人和订餐人在电话里的指示,才能将餐品准确送达。
张志说道,每次收到订单后,骑手和商家之间要随时保持联系,以便应对各种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商家需提前做好餐品,争取骑手们到店就能取餐,以节约时间,然而有些特殊餐品——比如面条、冰沙,是不能提前做好,如果提前做好再加上送餐路上所花的时间,会大大影响餐品口感,这时候骑手们要严格把控好时间,取上刚做好的面条或者冰沙,以最快的速度将餐品送达。有时候取餐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冰沙和麻辣烫共存,这一冰一热的食品是坚决不能放在一起的,会相互影响,所以骑手们取餐后要仔细放好这两样食物,中间隔很厚很厚的隔热物才行。
还有一些商家的店址在小巷子里,一到高峰期巷子内就拥堵难行,这也给骑手们取餐、送餐增加了难度。
如果遇到有商家做活动,那么这家店的订餐就会剧增,也算是给骑手们取餐带来了小小便利;如果是新上线的商家,骑手们取餐也要找一会呢,比如说同晖小吃街里全是餐饮店,可是要睁大眼睛仔细找才能找到取餐地点。
那么骑手们的吃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若是平日里订单正常的话,骑手们可能就选择一家即将前去取餐的店就餐,或是顺道打包一份下午吃。如果遇到天气情况不好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爆单”,饿了么站点的站长丰泽园就会提前买好饭放在站点,骑手们抽空过去以最快的速度就餐。
从每个订单产生开始,计时器就已经开始计时,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接单、取餐、送餐这一系列活动,并非易事。例如下图中显示的几单虽然都是同一目的地,但因为第一单即将超时,无法等待后面餐品的制作,骑手必须先送这单,再折返回来取后面的几单的餐品。
因此,外卖这个行业,可谓是辛苦与快乐并存,如果顾客们都能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的话,外卖小哥奔波在路上就会更有动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