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小重山.悼魏王
(词林正韵)
作者:兰德省
2014.8.19
一别西京志渺茫。远离宫里斗、意彷徨。无端猜忌暗神伤。独承受,何处诉衷肠。
龙困锁郧阳。思君王父泪、满丹江。忠心报国化琼浆。千载后,滚滚向京方。
魏王李泰: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第二子,在李世民十四子中,排名老四。
李泰七世孙李伯陵,于唐大中八年(公元八五四年),为躲避战乱,率其宗人,自华山南麓,迁居宣州弦歌乡田段里。(今黄山市黟县宏潭乡附近),躬行孝义,七世同堂。时任 观察史 孔温业闻其事,上奏朝廷。宣宗皇帝闻奏,龙心大悦!特降 一道圣旨:表彰李伯陵家族为“义门李氏”。并赐官田百亩,免其徭役,以示奖励。从此以后,伯陵公 后裔便有了“义门李氏”美名。
写作背景:
2014年8月10日,我与思勤、思寅、思义、恭彪宗亲一行5人,在先祖泰公逝世1362年后,驱车千里,前往郧阳祭祖。
泰公家族墓位于郧阳烟厂厂区后面,发掘后的墓地已被种植农作物。一遍荒凉!看了叫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返回南京后,夜不能寐!披衣试填《小重山》词一首,以悼念先祖泰公。
注:
一别西京志渺茫:一朝含冤被贬,离别西京长安,顺位接班当太子已无望,治国之志,变得渺茫。
远离宫里斗、意彷徨:离开了复杂的宫廷纷争,好像失去了人生方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一度曾产生遁入空门的思想。
无端猜忌暗神伤: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李泰借机向自己的父皇保证:自己百年之后定会杀了自己的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而唐太宗一听这样的保证,十分感动!当即便许诺要立他为太子。不过这样的保证却被褚遂良、长孙无忌诬陷,说他非但不可能杀子传弟,一旦传位给他,他一定会残杀自己的兄弟李承乾、李治!
李泰如果顺位接班,他一定会残杀自己的亲兄弟—— 承乾、李治吗?就让我们来看看事实真相吧:承乾因为不肖,并且派刺客刺杀父皇李世民,妄图抢班夺权!已被太宗废为庶人,流放黔州,对皇位已毫无威胁;李治懦弱,李泰一向不把他放在眼里。李泰如果当了皇帝,以他的聪明才智,怎么就一定会加害兄弟呢?
那么,太宗是听信了褚遂良、长孙无忌的话吗?否!与其说是太宗是听信了褚遂良、长孙无忌的话,不如说太宗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为什么?因为“玄武门事变”是唐太宗心头永远的痛!为了确保上一代兄弟相残的事不在下一代人身上重演,于是忍痛割爱!不得已立了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独承受,何处诉衷肠:贞观十年(636年)六月,母亲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贞观十七年(643年),既然父皇已做这样的决定,天大的冤屈,也只能独自承受!又能向谁去诉说呢?
龙困锁郧阳。思君王父泪、满丹江:才华横溢,聪敏绝伦的帝子,就这样无端被贬,困锁在郧阳!日思夜盼想见父皇的眼泪啊 —— 流满丹江!
忠心报国化琼浆。千载后,滚滚向京方:忠心报国的精神,化为琼浆!千年以后,滚滚流向京都!滋润万物,仿佛向人们证明魏王旨在奉献的精神。
泰公墓,葬于湖北郧阳。位于南水北调的丹江口,马檀山脚下。故有:龙困锁郧阳。思君王父泪、满丹江。
忠心报国化琼浆。千载后,滚滚向京方。作者试图通过滚滚向京的北调之水,一吐千百年来积郁在魏王心中的怨气!一舒魏王的忠心报国之志!
左起:李家陆(十堰市物价局局长)、作者、李思义、邢方贵、李思寅、李思勤、李功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