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原创】冬至祭祖之行 作者 雨江南 (文章出处:枞阳文学http://mp.weixin.qq.com/s/RGbdWnAdU8Yq4E8Xx0AjPQ) 冬至祭祖,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是生者对逝去的无尽追思。上周末,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兄弟三人约好一起上山祭祖,一大早就开车回到乡下老家,老父老母见我们兄弟几个回家非常高兴,孩子的大姑妈更是忙里忙外,早早就准备好我们上山祭祖用的供品。正准备动身出门,已经八十高龄的老父亲提出要和我们一起上山做冬至祭祖,看看先人的祖坟是否完好,无奈,兄弟三人经不住老父亲的唠叨,最终还是同意老父亲和我们一起上山做冬至。 小弟将车顺着321省道开到九房朱山脚下找块空地停好,我们开始陪老父亲走了两里多山间小路,沟沟壑壑,一路上真的不容易,好不容易倒了冬至祭祖的第一站--老太公的墓地 ,这是座不大的山,山上杂草丛生,高过人头,无路可行,我们拿出父亲事先准备好柴刀、铁锹,顺着墓地的方向,和二弟一起首先在杂草丛中开辟一条小道,在杂乱的草丛中好不容易找到老太公的墓碑,上面刻有老太公的名字,还有爷爷、父亲和我们兄弟三人的名字,因为我是老大,我儿子的预名也刻在上面。找到墓地,我们开始清理墓地前面的杂草、杂树 ,不一会就清理好,我把老父亲扶到老太公的墓地前,老父亲看了看完好无损的石碑,高兴地笑了,他谈起了他过去为先人立碑的事,乐呵呵地对我说:“儿子,如果不是当初花30块钱事先立好石碑,现在恐怕都找不到老太太墓地了,那可就是找不到坟地乱叩头了啊.......”,一句话,我们都乐了,从内心敬佩父亲的远见。我们兄弟三人分工协作,我在墓碑前按照老父亲的教导摆起祭拜的供品,为了防止引起火灾。二弟和小弟在墓地不远的地方找块空地开始烧起纸钱、冥票,老父亲也不得闲,拨开杂草,围着太公的祖坟一周认真检查有无损坏。纸钱烧完了,我们按序跪拜在老太公墓前叩头、祈祷。收拾好祭品和东西我们开始下山向刚才停车的方向走去,我问老父亲累不累,他老人家说不累,父子四人一路有说有笑,好不开心....... 上车后顺原路返回,准备到爷爷的墓地祭拜。当汽车开到沪宜高铁桥附近山脚下时,一列从南京开往安庆的动车穿桥而过,老父亲望着飞快的火车风趣地说:“你爷爷在这里不孤单,天天都能看到火车......”,我们兄弟三人相视而笑。 下了车,远远地看到爷爷的墓地,山头不高,杂草丛生,先人们的墓地被杂草覆盖。我们顺着人为走出来的一条小土路爬坡上山,穿过一片油菜地,来到爷爷的墓地,找到墓碑,同样是摆好祭品,烧纸、跪地叩头、祈祷。听父亲说,这座小山是义山,附近大多数老人去世都安葬在这座山,这座山离晏塘街很近,也很热闹。今天天气特别的好,天空一片蔚蓝,在这美丽的山川,我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给父亲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爷爷的墓地对面是奶奶的墓地---小庙山,相隔约两里地,我们跨过321省道,考虑车子不能开到山脚下,非常担心老父亲的身体,坚持不让父亲再和我们一起继续上山,但是老父亲执意要去奶奶的墓地,老父亲说:“那是我的母亲,我应该去看看”,我们拗不过父亲的央求,只好陪着老父亲再次上山,顺利地完成祭拜。 漫山转悠,不知不觉已是中午12点多,我们陪同老父亲下山开车回到老家,中饭是孩子的大姑安排的,非常丰盛,为了赶路,兄弟三人很快地吃完中饭,告别老父老母和所有亲人,考虑父亲身体原因,老父亲就没有和我们同行了,我们急急忙忙开车赶往池州城区革命烈士陵园,那里有我的小爷爷章文祥烈士和他的战友马本农烈士,到了城区,我们将车径直开到烈士陵园开始祭拜,为响应政府号召,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和往年不一样,我们在烈士陵园既没有放鞭炮,也没有放烟花,在小爷爷和他的战友马爷爷的墓碑前摆上供品,在指定的焚烧池烧了很多纸钱和冥票,我们跪地叩头、默默祈求两位烈士爷爷的在天之灵保佑他的儿子孙孙。 这是一次快乐的冬至祭祖之行,我的老父亲非常开心,我们这些做儿子更开心。回到家我将此次上山祭祖一路零碎的记忆整理成小文,留作我们此行冬至祭祖的永久回忆,并以此小文昭示我们的下一代,继承章家先人们的奋斗遗志,泓扬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友善待人,诚实做人,勤奋学习,做社会有用之才,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作者系文中抗日革命烈士章文祥侄孙,文中照片由作者拍摄提供) 注:本文经池州人网小编邀请作者转载。 【作者简介】 雨江南(网名),1964年生,祖籍安徽枞阳,现居安徽池州市,注册建造师,高级工程师,酷爱写作,以文字为友,文笔清新隽永,热爱家乡,赞美故土,曾在六尺巷文化、田园文苑、阳关文学、时花文学、他们文艺、枞阳文学等多家文学网络平台及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等若干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