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三天前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今的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与2000年以前相比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此回忆那些只有经历过完全农耕时代的人才能读懂的具有皖南池州贵池地域特色的农业农村特色农语。
常规稻和杂交稻:常规稻是自家留种,来年可以人工育秧的,曾经帮父亲在竹片上写过稻种名字,记得最清楚的只有三粒寸和农垦了,其他好多名字都忘了;杂交稻是买的种子,一次性的。
下种子:是指早稻育秧的播种。以前是人工留种育秧的。最早是在家里用大水缸浸泡种子,催芽露白之后,撒到秧田里去,通过早放水和晚蓄水保温育秧。后来有了薄膜育秧之后,直接撒稻种,插签子、覆薄膜育秧。关于下稻种的日期有一句农谚好像是“二月清明莫向前,三月清明莫向后”
开秧田门:早稻插秧的第一天谓之开秧田门,要放鞭炮的。
垂子:也称弯腰了,是指稻子即将成熟,结穗完成,对水的需求减少,后面只要需要日照了,加之贵池很多地区都是旱田割稻耕作。一般这个时候都把田坝挖缺放水。
收午季:小麦、油菜是午季农作物。
双抢:这个大家都明白,早稻抢收晚稻抢插谓之“双抢”
早稻起埂:时间代词,指双抢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
吃新米:双抢结束后加工第一担米。一般用新米磨成粉做发粑。早稻起埂和新米下锅也是曾经的一个时间节点,有时候承诺某件事情兑现经常这样说。例如说“早稻起埂还债、早稻起埂做屋起手、早稻起埂媳妇过门”对于吃新米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家有体弱的老人,吃新米是一种生命延续的期盼和动力。
三秋起埂:就是晚稻收割的季节,晚稻是秋天收割,秋季也称三秋。和上面一样三秋起埂也是时间的代名词。听得最多的是三秋起埂还钱、做屋、结婚。
堆草堆:把晚稻的稻草打结晒干、堆成草垛,这是老牛的过冬的粮库。
烧灰堆:利用废弃的稻草和晒干的草皮和泥土一层一层交叉堆叠,点火慢烧,草木灰是种小雨和来年插田的废料。带火的会对也是曾经儿童的乐园,可以在里面烤红薯。那时候晚稻收割后,田野里弥漫着烧灰的特殊味道,烟雾缭绕。现在由于环保政策,不允许了。
烧田里边:入秋后,田里边草都枯黄了,有的农户会把田里边枯草付之一炬。现在也是不允许的哦
种小雨(音):这个记忆有点模糊,晚稻收割之后,一般是过一段时间种小麦、油菜、萝卜。
犁板(音)田:入冬前把田犁一遍,这样是可以把泥土里的虫子冻死,减少来年的虫害!
曾经的生活和耕作方式已渐渐改变,这些特色词汇已渐行渐远了。
作者其他原创文章:
烈日当空照,春晖难再报,在自己生日里纪念慈爱的母亲
http://bbs.chizhouren.com/thread-1148281-1-1.html
六棵树,一生情 ---追忆那些年父亲种过的树
http://bbs.chizhouren.com/thread-1147590-1-1.html
职场金秋大点兵---写给职场小白的胡言乱语
http://bbs.chizhouren.com/thread-1147256-1-1.html
祖宗虽远,祭祀应诚-----贵池中元节习俗小记
http://bbs.chizhouren.com/thread-1145035-1-1.html
古老的民俗“晒伏-------”三伏天里阳光的味道
http://bbs.chizhouren.com/thread-113723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