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清明》诗,从此杏花村名扬天下。清康熙年间,杏花村人郎遂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使杏花村名垂千古,杏花村因此也被后人誉为 “天下第一村”。
2012年3月,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的意见》,拉开了复建杏花村的大幕。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以历史记载的杏花村旧址为基础,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路二水三区”。目前,一区民俗体验区已正式对外开放运营。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围绕实现“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两大目标,坚持 “生态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山水农耕、江南村落、传统民俗、盛唐诗酒”四大文化,努力创新八大旅游业态,已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项目,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省级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功创建了省级文化产业基地、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等品牌。到2020年,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民俗体验区全面建成,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30年,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全面建成,再现“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经典田园休闲生活佳境。
☟☟☟
景区观光电瓶车票(价值40元一张,有效期限2019年12月31日),赞助1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