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微同志吾其与归 郑素明 尽管国人的脸色比股市还绿,但我还是只想分享自己的快乐!大地回春,万物芳华,空城新雨,元气氤氲,脚蹬跑鞋,从灯火通明跑到天色大亮,历时两个半小时,飞行三十多公里,让体内的硬盘心脏、CPU大脑等五脏六腑都做了一次彻底的更新,注入了全新的能量,顿觉神清气爽,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因为昨天晚上,我收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古代史研究学者的微信,告诉我要将先祖郑三俊列入研究课题,希望我能提供帮助,我回答说这根本就没有问题,有如此难得的同志,定当不遗余力。 其实我只是研究南原郑氏家族历史及家族文化,郑三俊只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是需要像安徽师范大学古代史研究这样的专门机构和专家学者来进行的。郑三俊先后被誉封为“天子三问”、“天下第一清品”、“殷商文化传承人”、“八闽文宗”、“林下一人”等众多称号,拥有众多的弟子门生,如侯恂、侯恪、黄道周、黄景昉、刘中藻、洪承畴等名臣,还有沈寿民、吴应箕、刘城、侯方域、方以智、江杏、江桐、江恒等一大批名士,以及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僚官员孔贞时、孔贞运、周廷儒、卢象升、刘宗周、董应举等等。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赵高既放,杨左同褫,犹存八劲”指赵南星、高攀龙虽然被革职流放,杨涟、左光斗即使被削籍处死,却还有志同道合的赵键、钱春、孙居相、李邦华、周起元、吴仁度、郑三俊、王之采八人忠于朝廷,可见其政治伦理之坚定,信仰之忠诚,品行之端正,他的政治与学术思想可见一斑。 他的政治思想就是巩固大明汉王朝的统治,以民为本,发展经济,强化军事。他与内阁首辅孔贞运为同窗发小,儿女亲家,又志同道合,追求高尚,理想远大,可谓情同手足,守望相助。他在《祭宰辅玉横孔公文》中深情地回忆了他俩之间“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暮年归隐,仍是少年”的美好感情。 他在《明故朝议大夫资治少尹南京国子监祭酒侯公暨元配沈恭人合葬墓志铭》写道:“崇祯七年七月十二日,朝议大夫、资治少尹、南京国子监祭酒商丘侯君卒。秋浦郑三俊曰:‘噫!吾年家子,又门弟子也。方吾守雪园时,创建范文正公讲院,集诸士,月旦其中,君兄弟迭为冠军者数年,及后举进士,立朝嶙峋,辅我以直节。’”讲的就是侯恂任户部尚书时,曾辅助郑三俊。 他又在《直臣可惜疏》写道:“奏为直臣可惜,臣谊难缄,恳乞圣恩,召还宪臣,以慰舆圣事。拟臣更有请者,正人去留关气运盛衰,刘宗周气质虽偏,学术甚正,使正人在国,以其孤介之气吹累群动,槖籥人伦风自蒸,为廉耻俗自著于忠劝,有忽不知其所以然者矣。况六察之纪势若建瓴,群望所归,力如偃草者乎。皇上试留之一年而不效,臣请受妄言之诛。此臣所以深惜宗周之去,而敢以召还,渎皇上听也,亦深思熟计求所以代宗周者而不得也。至金光宸忠孝性成,担当甚力,日与宗周左提右挈,修明纪纲,外饬巡方之吏,内振触邪之班,正气凛如,贪风一变,遇事慷慨,忠爱自其天性,而实不如有失于恭谨也。并愿皇上俯赐优容,令与宗周一同赐还,以观后效,不然荟蔚朝隮,贿赂日炽,大计伊迩,谁有执法如山、嫉恶如仇若二臣者。”不惜以自己的政治生命做担保,向崇祯皇帝力荐起用罢免的刘宗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金光宸为刑部尚书,形成人、法、司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试图用儒学治心,恢复封建礼制,强化政治治理,挽救行将崩溃的传统政治伦理,革除以党派之争抛弃国家利益的顽疾,全面治理腐败黑暗的明末官场,拯救汉明王朝于危亡之中。 但可惜的是崇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却政治无能,猜忌多疑,起废频繁,导致政局动荡,人心涣散,贤臣良将纷纷归隐,最终亡于内政。 现如今有同志者研究郑三俊思想,可谓代有贤人,正如中国明史副会长王世华教授所说:“研究郑三俊意义重大,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在此,非常感谢王老师的支持、鼓励和悉心指导!同时我坚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立郑三俊纪念馆愿望也一定可以实现。届时我的《南原文集》可以与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共同面世,当浮一大白也,而我的心情则是微同志,吾其与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