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坐落于贵池百牙山东麓,明嘉靖十七年(1538)池州知府陆冈建,以增环抱水口之势,依山定名。建塔旨在“取地理补短益卑之象”。六边七级楼阁式砖塔,高34.3米,底层塔径6.8米,周长20.98米。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贵池城区,有个百荷公园。园中一湖,碧水蓝天,微风弄波;长堤蛇行,柳枝招拂,妩媚之极。更兼一方荷塘,或绿叶如荫,莲花清雅,或残枝枯叶,冷雨花魂。
从百荷公园远眺百牙山塔
公园附近有百牙山,小巧娟秀,状如长丘,山上密生树木,枝繁叶茂。在百牙山的东首,环翠中赫然一塔,灰暗古旧,风貌沧桑,这便是因山而名的百牙塔了。
从清溪河畔远眺百牙山塔
对于古老的物件,我总是怀有一种天然的敬畏,觉得那些古物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岁月,见识过诸多的人伦及物事,内中定是深积着我们无法知晓的变故,蕴含着令人受益无穷的至理和警世之言。走近百牙塔,感觉是贴近一位智者,走进一段历史。百牙塔始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旨在“取地理补短益卑之象”、“大培池州风水之不足”,以求地方安泰,造福万民。
青翠掩映的百牙塔
伸出一只手,轻抚古老斑驳的塔身,厚实的砖体粗糙而富于质感,像是握着了一位古老先人纹理深厚的手掌,隔世的信息传来,让我感受到前人的匠艺和智慧。透过当下的华丽,让目光逆时穿越,我似乎望见明嘉靖年间的一些片断:烈日或风雨下,千百个壮汉经越无数晨昏,亘年如常,或肩挑,或手提,或合力拱抬的场景……
百牙塔基座 陈耐得摄
步入古塔,立时被一种气氛所包围,仿佛走进明朝某个幽深的古巷,或是昏暗的旧式楼阁。百牙塔通体七层,高十丈,底径二丈;底层塔心室六边四门,三通一盲,穹窿弧顶像一口倒扣的锅,罩住匆匆过客。踏着砖阶,被前人的设置所牵引,回绕转角,层层递升。通道光线昏暗,似乎擎一盏马灯更妙些,让人融入往古的意境。胸膛里“咚咚”出声,我感觉正在疏离现世,逆时光行进。感知脚下砖阶的滞重,似乎看见无数先人走在前面,或盘旋而上,或拾级而下。有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有坐贾行商,也有贩夫走卒。而现在,他们一律叫做“古人”。这其中,当然也有百牙塔的建造者,时任池州知府的陆冈。
百牙塔一层内部 陈耐得摄
砖阶盘旋,渐次上升,登上最高的第七层。在这里,可以轻易捕捉到这个城市远处的景致:小巧玲珑的齐山,薄雾弥漫,轻浅如岚;澄明的平天湖,波光弄影,衔山藏云;屹立江岸的清溪塔,朦胧可见,似隔空了望的兄弟;由南而北的清溪河,水流潺悠,隽秀乖巧;更有古老的杏花村,牧童横笛,清音飞扬,酒肆飘香……不禁让人感慨万端。
百牙塔外围局部 陈耐得摄
走出百牙塔,感觉从历史的深处返回。状如葫芦的明朝塔顶,正沐浴在二十一世纪金色的阳光里。如此一浸染,已然五百年;五百年,虽沧海桑田,也许仅是一个短暂的开头。
夕阳下的百牙山和百牙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