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4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21-2-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孔子非常的不喜欢法度,他说:“用强权手段、法制禁令来管理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了廉耻之心。”
“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不但懂得廉洁是非,而且从心里归服。”
所以孔子从源头抓起,编纂《诗经》,把民间诗文去粗存精,以陶冶高尚的情操,同理,汉乐府也是这样的用意。
譬如染毒瘾,不让他们接触到鸦片,才是治本之策。
法制是另一主张,代表人物以及集大成者,就是韩非,韩非对孔子颇有微词。因为仅仅是陶冶情操,道德礼数,你架不住极个别歹人,要防就得防得死死的,用法律条文治理。
的确,靠孔子的善良,或是严刑峻法,都是片面的,实际后世都是多轨并行的,中央既掌管所谓道统,也有严刑峻法。这方面能做到平衡的,可以酝酿盛世。
从源头抓起,那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人有七情六欲,而且世人千奇百怪,虽是王道,仅依靠礼教就能驾驭的帝子,世上怕是难逢。真正有生命力的,能管得住的,也就法制而已。
等到了法制这一节,已经很可怕了,该抓抓该杀杀,牢狱,血污,搞得悚惧不已,到底虽是把人管住了。
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王道施行,诗书礼义教化,让民风淳朴,人心里没有邪念,早早地根除道德败坏的苗头,触及法制底线的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可以避免的。
只有贪懒谗滑惯了手的人,才会一头撞上法制的底线,官府再来大刑伺候,实为五十步笑百步,谁监管的,怎么早没发现呢,为什么不早纠正,害了别人又害自己。
为政以宽,到处清清朗朗,教化遍及每一个角落,民间也就不会出这种茬子。
季康子向孔子问政事,说:“假如杀掉坏人,以此来亲近好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国家,怎么想到用杀戮的方法呢?您要是好好治国,百姓也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品德如风,小人的品德如草。草上刮起风,草一定会倒。”
季康子问的倒是正事,他那么一问,孔子也就那么一答,边上人就那么一笔录,面对这种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行为,怎么办。而实际上后世的官府,结党营私舞弊,屡禁不止,还真没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可能人们只有火烧眉毛时,才会骤然一致,一到世事较为清平,那就得自找鸡飞狗跳,下大力气去斗那么几个零星的倒霉蛋。
法家的韩非自有他的见解,要制裁朋党,靠什么风呀草呀,没用,只有罗织罪名,才能管得住这些位高权重的老滑头。实际上的朋党,有点像国家的火疖子,没得治。不用问,也就由它去,翻不起什么浪花。
老孔子一度被斗翻,说他这人憋坏,那时候指桑骂槐多了去。封建卫道士,丑陋嘴脸,给搞得一塌糊涂。事后想想是不是挺无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