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15764|回复: 55

促进铜池一体化——安徽出台政策鼓励较近城市加快组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近日,安徽省正在加快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鼓励省内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加快组群发展。


为了完善城镇化空间格局,安徽将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除了加快构建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今后,安徽省将鼓励省内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加快组群发展,促进合六、合淮、芜马、芜宣、铜池、淮(南)蚌、淮(北)宿一体化。


安徽省发改委正在加快编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即日起,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希望各界踊跃建言献策。对于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省发改委规划处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吸纳。


公众可登录省发改委网站,在“公众参与”栏目“意见征集”版块中邀您建言献策;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ahfgwghc@163.com,或者发送传真至0551-62602963。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2&wfr=spider&for=pc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0:3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各的小算盘,,行政级别相同的话,谁也不服谁。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合并的前奏,先吹吹风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将皖江现有城市合并为三个中型(人口500万)城市为宜,把散落的绿豆窜成珍珠。提升发展实力!!!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牧牛人 发表于 2021-8-16 11:23
建议将皖江现有城市合并为三个中型(人口500万)城市为宜,把散落的绿豆窜成珍珠。提升发展实力!!! ...

愿闻其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8-16 14:2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5:1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铜池合并也不错,单从百姓的心里角度讲,铜陵人不愿被并入池州,池州人不愿被并入铜陵,那行,就换个思路变通一下,撤铜陵,池州市名,统一改为九华山市。那么安徽江南就是四个市,其中黄山和九华山都是以皖南的两座全国闻名高山而命名,貌似还可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5:5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皖南人少,合并才有发展前途,越早合并越有利。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6:4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岭 发表于 2021-8-16 15:11
铜池合并也不错,单从百姓的心里角度讲,铜陵人不愿被并入池州,池州人不愿被并入铜陵,那行,就换个思路变 ...

烂掉牙的梗,徽州改黄山让多少徽州人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池州府有千年历史,居然让你给改了,不要成为罪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拭目以待。九华山名称挺好的。据说南陵县的“陵”就是指九华山,陵阳的“陵”也是九华山。陵,就是高山嘛。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7:1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普岭 发表于 2021-8-16 15:11
铜池合并也不错,单从百姓的心里角度讲,铜陵人不愿被并入池州,池州人不愿被并入铜陵,那行,就换个思路变 ...

国家现有文件,不得已山名作为地级市名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铜池一体化,我怎么也打不起精神,但转念一想,出路也仅在此了,怎么样也能带动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9:0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名最成功的就是张家界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9:1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闲得无事做,毫无意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19:43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天 发表于 2021-8-16 16:47
烂掉牙的梗,徽州改黄山让多少徽州人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池州府有千年历史,居然让你给改了,不要成为罪人
...

有理,关键九华山有啥名气的,黄山可是安徽的一张名片!!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1-8-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骑着蜗牛打酱油 发表于 2021-8-16 19:09
改名最成功的就是张家界市

1994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在国内外闻名遐迩而得名。
试问,“一池山水”是多大的格局?微型盆景吗?
也朗朗上口:“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21:21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集中区不发展起来就免谈合并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22:2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合并为青阳市,青山之阳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22:4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铜池一体化谈何容易,当年姚主政铜时,两地公交就差临门一脚,还是黄掉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发表于 2021-8-16 23:00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天 发表于 2021-8-16 16:47
烂掉牙的梗,徽州改黄山让多少徽州人到现在都耿耿于怀
池州府有千年历史,居然让你给改了,不要成为罪人
...

是在说在铜池合并的情况下,肯定要么池州改名为铜陵市,要么铜陵改名为池州市,现代而言铜陵的名气比池州大,练铜史也有千年以上,从府治官场上讲以前的池州比铜陵名气大,如果合并用什么名字就会有茅盾点,怎么解决?你以为一定就会改铜陵市而为池州市吗?相反,有可能会将池州市改名为铜陵市,因为铜陵可有个在职的大人物在高层,人都会有情结的好吧!而二名都不用其实可以照顾到二地而做个平衡。池州确实有千年历史,中国己有五千年历史,说明池州也一只是改名的,就我个人而言也十分愿意改铜陵并入池州,但是就怕连池州名字都未必能保住,才认为用第三个名字。(大家都是吃饱了撑的,还没合并却开始先杠上了,哈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5-5-26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