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人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搜索
查看: 39222|回复: 2

《千年古镇黄石矶 之五 五显大帝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 22:37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黄石矶的五显大帝庙有“长江第一庙”之称,在“跑船”的看来,那可是灵验得很呢。故老相传,千百年来,自荆江头至扬子江尾,凡江中来往船只,过此无不焚香膜拜的。能靠岸的就上岸进庙,不便停船靠岸的也必在自家船头焚香祷告,以祈求五显菩萨保佑。
        关于黄石矶五显菩萨的善行和神通,传得最广的就有这么一件事。传说在明代某年月日,家住荆门的两个表兄弟驾驶一条满载大帆船,刚过小孤山不久就突遇狂风暴雨。两人应急中念着菩萨保佑之类的话,就在即将船翻人亡的危急时刻,朦胧中便见一艘五桅帆船,从下游箭一般直驶而来,悠忽间便到了近前。
        五桅船上有五个人,个个手脚干练,就像专门干这救人营生似地。待两船靠帮(即靠拢),站在黄色头帆之下的领头人喊了声:
         “快,接住缆绳”
        说来奇怪,待遇险船系好抛过来的缆绳时,狂风顿息,暴雨也悄然停了。很快,遇险船被拖到岸边。两表兄弟下了锚,返身正要感谢,却见救命船已经返航远离了。二人一看急了,忙大叫着追问恩人姓名、籍贯。只听远远的飘来一句:
         “黄石矶五显”
        二人心想,也罢,有地址姓名就不愁找不到恩人。待到了黄石矶,二人怀揣银两礼品,赶忙下船打听“吴显”家。哪知一连问了几个人,都说黄石矶根本就没有“吴显”这个人。有人见他们怅然若失一脸愧悔的样子,便问其因由,听后便哈哈大笑说:
         “亏你们还在江中行船,竟然连黄石矶的五显菩萨都不晓得!是个生客吧?直说吧,你们是被五显大帝庙的菩萨救了,你们听到的是‘黄石矶五显’!”
        二人一听便喜出一身热汗,立即买了香烛纸炮,按着指点登上老龙头山腰平台。待抬头看时,果然有座庙宇,而正殿门楣石匾上还真就是“五显大帝庙”几个字。
        二人进了大殿,见门侧龛架上供着一条神船。神船虽只五、六尺长,但却各样齐备,无所遗缺。细看之下,神船形制竟与救险的五桅帆船毫无二致!船头第一道帆也是与众不同的黄色,船身似乎还在滴水,就如靠岸不久一样。再转身抬头,却见大殿正中供奉着的菩萨,哎呀呀,这不就是救命恩人吗。
        长江中下游两岸,尤其是南岸有不少五显庙,但称为“五显大帝庙”的,那就只在黄石矶了。黄石港一直很繁荣,即使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停泊在村前港湾中的帆船也一条挨着一条,大的三四十吨,小的七八吨,一眼望去,桅杆林立、帆旗如画,煞是好看热闹。船上人的口音很是庞杂,有湖北湖南的,有江西江苏的,甚至还有川音,当然更有安徽的了,正所谓南腔北调一堂会。泊船靠岸,船老大必是先上五显大帝庙烧香。这时,也是孩子们极快乐的时候,蹦蹦跳跳,一路跟着船老大去捡那没炸完的鞭炮。黄石矶人只在正月初一进庙烧香,孩子们好奇外来人为什么平时也来烧香,便嘻嘻哈哈的问。烧香的船老大嘱咐不要嘻哈,极严肃的说,因为这里的五显菩萨是长江正神,最为灵验,管着行船福祸呢。
        黄石矶五显大帝庙经历了不知多少战火狼烟,此时规模已不甚大,历史悠久而已。不知年月的老建筑,没扩大也没倒塌缩小,主体保护得很好,故而古朴尚存。顺水而下从正面看五显庙,两边翘起的马头墙和正脊中间的装饰,恰好是个“山”字。山,稳重,寓意行船稳如山。自安庆逆流而上侧面看五显庙,因其前后翘起,却如一艘向江而行的航船。这庙不同于平常庙宇,没有红墙琉璃,而只以本色示人,极具亲民性。虽也重檐斗拱、翘角腾龙,但青砖碧瓦、方正面江,如果没有庙前的玲珑塔,远望还以为是江南民居呢。
       正殿宽约十五米左右,进深十来米,门外立柱撑起重门。门楣上镶嵌着石匾,上刻“五显大帝庙”五个苍劲古朴的大字。庙门前七八米处有一大一小两座玲珑砖塔,大的高约四米,小的三米不到。双塔正前方有座三四米高的圆锥形小山包,每当孩子们爬上去玩,老和尚都会笑脸赶人,说是别滚到前面江里了。
        人民公社以后,正殿被生产队用作队屋,西边隔了一小间放大型农具,余下部分前是过道后是粮仓。六十年代末,庙内墙壁上基本还是原貌。粉刷的材料是糯米浆调石灰,很白,很耐久,满墙历代的题诗留言尚能辨认,只是没有人抄下来或认真保护。那时候文化水平大多不高,即使有几个初中毕业的,谁还顾得上这些乱七八糟的“封建糟粕”呀。不过也没人刻意破坏,因为老人们提到这墙壁就会说,墙上的文字都是有灵性的,能护佑黄石矶。现在想想,老人们没法说这些题诗题字的重要性,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告诫后人,不能破坏,应该保护,因为这既是五显大帝庙的荣耀,也是黄石矶的历史见证。这事说起来可能有人不信,在当时那种政治环境下,竟然没一个人反驳或者向上汇报的!
       可惜的是,这些历代文物,在七十年代还是被铲除了!
        正殿左侧是偏殿,是住持老和尚坐禅念经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偏殿墙角放着好多石碑,大概是从正殿移过来的吧,石碑上刻着文人雅士留笔、信徒善举,以及五显菩萨灵异事迹等等。提起这老当家师和尚倒是挺有意思的,记得六十年代末时,他已八十多岁了,是生产队里的“五保户”。他个头约一米七,操着怀宁口音,不胖不瘦,头顶总是油光光的。一副慈眉善目,因牙齿掉得没剩几颗,笑起来就让人也忍不住要笑。兴许是受时代影响吧,他这时候也吃肉喝酒,喜欢说笑话,大热天晚上甚至穿着裤衩在庙附近溜达。
        庙左侧就是壁立的老龙头峰。庙右侧是个平台,平台之下是悬崖,崖下就是长江黄石峡口了。
        庙后有两颗三人合抱的大梓树,当时觉得非常高,现在想想也不低于九层或十层楼吧。故老相传,这还是明朝以前栽植的,据说是为了应风水——老龙角。还隐约记得,当年有个姓梁的女孩子,在其中一棵树上钉了长钉系牛,恰逢下雨打雷,人和牛都被雷击了。所幸人被救了回来。
        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吧,因为生产队需要庙前的场地晒稻子,便要将玲珑塔和塔前的小山包挖平搬走。庙里的老和尚想劝阻,可那里挡得住,只好哀叹着退回去闭目打坐。众人奇怪,果然,挖了一半就露出一个圆顶砖室,砖室里赫然是一口带盖的大龙缸。到这个时候,年纪大的才猛然醒悟,原来这小山包是个坐化的和尚坟。再把哀叹的老和尚喊出来,待他焚香祷告后,轻轻打开缸盖,里面还真就是一具“坐缸”的和尚枯骨。记得好像那缸里还有其他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就不清楚了。小孩子,跟着看热闹罢了。
        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庙里供奉的菩萨神像忽然不知所踪。直到七十年代,不知是谁得到信息,说神像被某邻乡外村人偷走了。于是,黄石矶的小伙子们坐不住了,有几十个年轻有力又能打架的,半夜簇拥着两个压阵的老人,呼啦一下便将那村子围起来,决意先礼后兵。最终事情解决的还算和谐,经老人和对方论理谈判,给了两条香烟,第二天天亮放了一挂大鞭炮,便又将木头神像抬回黄石矶藏起来了。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有两位湖北的老人来到黄石矶,说是要到五显大帝庙还愿。因庙内空空如也,两位老人就只在没有佛像的大殿里焚香磕了头。本来还想捐功德,见这般状况也只能作罢了。因为这事,让黄石矶的老人们觉得脸上无光,“大个子”老人和几个有声望的便商量着恢复庙宇。好在这时候已经分田到户,队屋空着,政策也宽松了。老人们说干就干,自掏腰包修缮,义务搜集整理一应法器、佛具等,将藏着的五显菩萨像和明代定制的香炉又请回了位。
        黄石矶每年有庙会,即五显会和观音娘娘会,尤其是五显会,就连上至湖北下至江苏浙江都有很多人过来呢。
       《明会典》记载:“洪武中,五显灵官庙,每岁四月八日、九月二十八日遣南京太常寺官致祭”。可见五显信仰已被朝廷认可。
        还有个荒诞不经的附会传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大渡口镇余棚村附近江底发现了阴沉木,粗达几人合抱,而且枝丫都还连着主干。有老人就说,从九江到铜陵的这段长江,本是上一小劫(佛教的劫)时的高山沉降而成,所以才会有阴沉木。又说,黄石矶正处于这段长江中间,也就是当年的山脉中心,所以奇事就多。比如,五显菩萨佛龛位置本有个洞口,能通到江底宫殿,而那个宫殿就是上一劫之前的建筑。因洞中有怪物伤人,所以后来就给堵死了,又在上面建了五显大帝庙,请五显菩萨镇在原来的洞口上。
        谁也没见过那个传说中的神奇洞口,也许如雷峰塔的传说一样,等到庙宇倒塌了才能露出真容吧。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0:18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篇应是之六,特此更正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楼主| 发表于 2022-7-5 20:19 本帖发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请网管帮忙改一下,此篇是之六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上人网 知池州 欢迎关注触摸池州(微信号:chizhoure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投诉删帖|池州人网 ( 皖B2-20190096 )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566-3396977

GMT+8, 2024-6-16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