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0
- 金币
- 个
- 银元
- 枚
- 铜板
- 个
- 回帖
- 0
- 精华
- 好友
- 注册时间
- 2017-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听众
- 收听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鬼屋手记
作者:方润秋
2012。7。7
今天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我要庆贺我的乔迁之喜。
我的新居在城西近郊一个废弃的窑厂里,房子是一栋多年不用的两层小楼。那里地处偏僻,交通非常不便。但我之所以要搬来在这个地方,是因为城市里实在是太吵了,吵的我每天神经紧张,心情郁闷,看见那些个没有素质的非人生物满大街都是,有时真想一刀一个全部结果了它们。。。而这个地方远离城市,对我来说实在是一块可以逃避喧嚣的世外桃源。
我叫孙泉,孙悟空的孙,黄泉的泉。一个不出名的网络写手。我所在的城市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小城,在这里,大多数不安于现状的人,都跑到周边的一些大城市去发展了,留下来的,一小部分是在地方上有着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背景的吏二代,他们是这里的贵族,有先天的优越感,继承了父辈经营下来的基业,在小城活的顺风顺水、安逸自在。另一部分是从本地院校毕业的学生,他们通过各种关系进入到银行、学校、机关、媒体等让人羡慕的单位上班,算得上是小城里的文化人和中产阶级,有着小知识分子固有的傲慢与自以为是。当然,和全国所有的小城市一样,我们这里最多的还是响应政府号召,进城进行城市化的农民,他们在给小城带来活力和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喧闹和嘈杂、脏乱和粗俗。而我因为手头拮据,无奈被一直禁锢在这片喧闹和嘈杂当中无法逃离。直到上个星期,我在一根电线杆上看到了一个小广告,知道了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可以远离人群的便宜大屋,当下毫不犹豫的跑过去签了合同,交了半年的房租。然后就挑了今天这样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兴冲冲的搬了进来。
这是一栋已经废弃多年的两层小楼,看格局应该以前是办公用的,小楼的上下各有八九个房间,一楼的中间位置空出了有半间房子大小的开放通道,通道的一侧是一部连接上下楼的木质楼梯。我上次签合同时已经来过一次,知道相比较起来还是二楼的房间要好一点,当即让搬家公司先把东西卸下来搬到楼上走廊上,我的东西不多,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一个小冰箱算是大件了,搬家公司的两个人没费什么力气就搞定了,我爽快的付了钱,把他们打发走之后,就"登登登:的一口气跑到楼上,拿起扫把、拖把,掏出钥匙打开了二楼东头的第二间的房门,这是一间三十来平方的长方形房间,门的傍边和对面的墙上都有一扇窗户,房间里光线充足,里面四周和天花板的墙面除了微微有些陈旧泛黄以及角落里一些落满灰尘的蛛网外,并没有一般老屋那样明显的斑驳和破损,天花板的正中,吊着一个白炽灯泡,我拉了拉挂在门口的开关线,居然还点亮了。
走进房间,我三下五除二的用扫把和拖把四处清理了一番,然后利索的把那些家什搬了进去,井井有条的摆放好之后,我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一交倒在床上把自己彻底放松下来。这里是真的安静啊! 除了远处间或啾啾的鸟鸣以及窗外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再也听不到半点其他的声音。拜拜了,喧闹的市井! 拜拜了,无处不在的噪音!
有水有电就好,自来水就在楼梯口靠西头的第一间的卫生间里,几步路的距离,非常方便。中午我用电饭煲烧了点饭,在电炉上炒了一个青椒肉丝,打了一个西红柿蛋汤,然后坐在小桌前美美的吃了一顿,吃完饭后,我刷洗完碗筷,便站在长长的走廊上,手扶栏杆向四下里俯瞰。
话说回来,前次过来交钱签合同时,我对这里周遭的环境只是大致的浏览了一下,并没有怎么仔细的察看。而那个租房给我的大叔也是来去匆匆,仅仅就带我看了这栋楼房,然后收了钱就马上走了,走的时候那种急吼吼的样子就像生怕我要反悔似的。现在正是正午,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我站在那里,远山近岭,楼台亭舍,一切尽收眼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