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人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x
汤师傅的摊,摆在车站对面的世纪广场,是个小小的音乐烧烤摊。 今年41岁的汤师傅,老家在贵池区桐梓山。他的姐姐在站前区世纪广场买了间三十多平米的门面房,因为车站人气的影响,一时半会儿租不出去,所以一直空置在那里。汤师傅来城里摆摊,目前就借住在她姐姐的那间门面房里。 汤师傅搞的这个音乐烧烤摊,其实时间加在一起都还不到一年。期间三易其址,站前区世纪广场是他摊位的最后一站。 2013年4月,刚学成烧烤手艺的汤师傅,在市区建设西路和虎泉路交界的地方,做起了烧烤生意。之所以选择这里,他主要考虑到这里有个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吃的人应该不少。经营了两个月之后,遇上学生放暑假,生意一落千丈,他就把摊子摆到了青阳县城,因为那里,离他的家不是太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生意虽然有,但是赚不了多少钱,只好决定再次把摊子摆进池州市区。他在市区和平路摆了一段时间,因为城管要管加上离他姐姐的门面太远不方便,最终还是把烧烤摊摆在了车站这里。这里人气比不上市中心,但是六点天黑之后就没有城管,比较省心。 汤师傅原本有个钱景不错的老本行,那就是服装裁剪与加工。他的爱人跟他一样,也是位手艺不错的缝纫工。2009年,汤师傅工作多年的一家青阳服装企业倒闭。下了岗的汤师傅,不得不跑去浙江台州的一家服装厂打工。因为技术好,工厂每月开给他5000多块的工资,再加上带帮的奖励,一年的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汤师傅从在浙江打工稳定挣钱到回家重头学艺摆摊创业,是因为他的儿子。汤师傅说他刚出去打工的时候,特别想儿子,看到人家抱小孩,就躲在别人看不见的拐角偷偷流泪。后来习惯一些就好多了,不过却越来越担忧其儿子的现状来。汤师傅的儿子今年上初三了,明年就要上高中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儿子的成绩不太稳定,加上正值青春期,的确让他很操心。为了儿子,他不得不舍弃一些眼前唾手可得的东西。学这个手艺,摆这个摊子,是想着儿子上高中时,有机会有条件照看孩子。 汤师傅个性开朗,热情随和,我们与他五个多小时的现场采访和交流,意想不到的顺利。遗憾的是,世纪广场路边的光线太暗淡,加上器材的原因,我们无法随机进行抓拍,以至于出来的照片不太理想,只好对池州人网的网友们真诚地说声抱歉了。
晚上6点半的时候,车站附近突然一下子安静了很多。
除了偶尔过往的车辆行人和一些私人旅馆的拉客女的身影,很少有人群活动。
路灯很暗,只有不远处池州火车站候车厅大楼上的两个大字特别醒目。
于是,汤师傅这块亮着灯的招牌,在如此冷清的T字路口,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汤师傅每次摆摊,亮招牌是第一件事,这第二件事,就是让音乐尽快响起来。
小音箱用的电,就接自电动三轮车里的蓄电池。
这辆车,是汤师傅为了节省成本,花1500块在别人那里买的二手货。
招牌一亮,音乐一响,汤师傅开始张罗着烧烤摊用的菜品和炭火器具之类的必需品了。
尽管人少,汤师傅的小摊一摆,还是给冷清的站前区带来了一些生动的东西。
一盏15瓦的节能灯泡,在整个光线暗淡的现场,显得格外醒目,也格外温暖。
这盏小灯,亮在不太热闹的车站附近,也亮在不太寂寞的汤师傅的心里。
汤师傅说,摆烧烤摊看上去轻松,其实并不容易。
光是准备菜品,就够一个人忙活一天的。
买菜、洗菜、切菜、拿竹签串成串,然后分类放好,都是他一手一脚忙活过来的。
看汤师傅装炭火,上钢架,上油烧烤,洒调料,似乎驾轻就熟。
其实,对于干这行的人来说,汤师傅还不算个老手。
汤师傅的烧烤手艺,是2013年年初在青阳县城里学的,花了5000块的学费。
做这行,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
站在汤师傅的摊边,时不时看见他的摊子上蹿起一股活泼的火苗,或者腾起一阵香味扑鼻的轻烟。
那是汤师傅在给烧烤的菜品上油和调料。
无论你是不是吃货,看着这生动的火苗,闻着这诱人的异香,都难免情不自禁口舌生津垂涎三尺。
晚上8点的时候,虽然没有起风,但周围空气已经明显冷多了。
汤师傅一个人不紧不慢地支起一张棚子,既给食客避寒,也给自己没生意的时候歇脚。
汤师傅说,有生意的时候不觉得,半天没生意冷清下来,坐着这里就格外的冷,尤其是脚,冻的生疼。
虽然有现成的炭火,但是不能用来烘脚,这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虽然这里人气不好,但也时不时会有三三两两的顾客光顾。
有夜里开大货车的,有开出租车的,还有附近旅馆的客人和一些学生。
尽管有些人消费几块钱,有些人消费几十块钱,但在汤师傅这里,都一样支撑着他继续摆摊的信心。
每次客人一走,汤师傅就会把炭火收回一个瓦罐里养着,
等到下一拨客人来点了菜,他又重新把炭火取出来放进钢架上的槽子里。
经常是前脚收起来,后脚又马上要取出来。但汤师傅不厌其烦。
汤师傅说,这烧烤用的无烟竹炭,贵着哪,要是晚上没有生意,光是炭火,就得白白烧掉20多块。
11点多的时候,汤师傅的摊子上来了三个学生,他们是池州学院大一的新生,临放假前小聚一下的。
他们的到来,给汤师傅照顾了一笔当晚不小的买卖,临走结账的时候,付了45元。
汤师傅说,这不算多的,上次有个开大货车的司机,一个人就吃了80多块钱的。
但这样的生意,对于冷清的站前区来说,毕竟是凤毛麟角。
临近午夜,车站附近越发冷清,汤师傅的摊子,也很长时间没有一个人光顾。
又渴又饿的汤师傅,给自己烤上几串,开了一瓶啤酒,一边吃一边喝,一边继续跟我们聊天。
汤师傅说搞烧烤每天跟炭火油烟打交道,时间长了容易上火,喝点凉的啤酒或是凉茶,可以适时地下下火。
这个摊子要到凌晨2点才收摊,不管有没有生意,剩下的两个小时时间必须守在这里。
生意不怎么好,家里人对他继续摆摊不太支持,原因是赚不到钱。他现在每月赚的钱,还没有他爱人在服装厂打工的工资多。
儿子已经大了,接下来,又是读高中或者上大学,再往后还要买房子娶媳妇,哪一样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
现在他们桐梓山老家的很多人,他们的孩子也跟他儿子差不多年纪上下,但是他们已经早早在城里给孩子买好房子了。
他还说,我要不是前些年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早也有这个想法了。可是现在,赚钱这么难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汤师傅突然停住,目光呆滞起来。原本爱说爱笑的他,一下子沉默了。
等不及候到汤师傅凌晨2点收摊,只好抱歉地跟汤师傅话别。
午夜之后的车站,越来越萧索冷清。
汤师傅的烧烤小摊,还在继续摆着。
希望他能继续摆下去,希望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特别声明:《图说城事》系列图文版权归池州人网独家所有,未经池州人网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自池州人网,谢谢。)
编后语:《图说城事》系列到今天为止,已更新到第三期。本专题力求以平实的语言,讲述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平凡事。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倍感欣慰与荣光。希望网友们看帖的时候,能对本专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或者说说您最关注哪一类的题材,您最想看到哪些人群的哪些事,不妨在我们的帖子后面留言,欢迎收听我,或者@我,我们会根据大家交流的意见,度身定做。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这个专题,不胜感谢!
|